从《乌合之众》谈起

前言

心理很神奇,心理学这门学问很神奇,连带着心理学的书也很神奇,神奇之处在于像是有魔力般会给人一种错觉:我只要读了这本《XXX心理学》就能掌握别人关于XXX的想法了。这显然是想多了,不过求甚解这事虽说做不来,但粗浅的大道理总归还是能收获一二的,人之所以对某些事物感到无法理解,多是因为认知不可及,认知范围决定了你思想的宽度。

还记得我大学老师的一句话,“不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

乌合之众不是一众乌合

“差班”里可能存在个别的学生成绩优异,但总体上来讲,“差班”里的学生成绩差。于是乎,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认为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也都有着和群体一样的特征,这是有问题的,问题之处在于对“群体”这个概念的理解。生活中的群体往往指的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的人;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群体的显著特征则是“有共同且明确的行动目标”,于是回过头看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差班”,其实并不一定能够构成心理学角度的“群体”,班里的学生可能仅仅是因为义务教育而坐在同一间教室,实则同床异梦。

因此,“不满政府而游行示威的群众”是群体,“明星粉丝后援团”是群体,“吃瓜群众”在一定情况下会转变为群体,倘若在“吃瓜”过程中产生了共同目标的话。

“乌合之众”指的就是心理学上的“群体”,十分神奇的是,它并不符合我们的惯性思维,相反,当一群人形成一个群体后,会产生质变,群体会产生像人格一样独立的特征,也会丧失掉某些原本个体所具备的能力。举个常见的例子来说,粉丝这个群体再恰当不过了,也时有或激进或匪夷所思的事件发生。当被粉对象做出了错误行为,就粉丝个体而言,无外乎是会崇拜感受损、自我怀疑甚至脱粉,更多地是“内部解决”;而当粉丝聚集成群体,这时某个个体的非正式言论也会迅速扩散到整个群体中,进而引发连锁效应,因此以一句抱怨或吐槽为起点,却会演变为群体讨论、爆料,进而出现谣言,最终甚至出现派别之间具有攻击性行为的谩骂等等。粉丝群体具有很强的被煽动性、暴躁且敏感,不过虽然响应迅速步调一致,但一般来说都不是事先进行过谋划,这些也都是群体的特征。

之所以将群体称为“乌合之众”,个人觉得主要是两点。第一,从众效应使得群体中的个体主观性被削弱,变得盲从,个人观点被压抑。在群体中提出另类观点总是有很大风险的,并且如果观点被采纳,也会迅速成为群体的观点,而“谁提出的”或是“谁贡献的”将变得不再重要;第二,如书中所言,群体对于观点观念的接受能力有限,群体只会接受以非常简单形式呈现的思想观念,因此需要强逻辑推理或是本身结构复杂的观点理论都很难被接受,“群体推理的特征是把截然不同,只有表面关系的事物强拧在一起,立刻对具体情况进行概括性推论”。举个比较显而易见的例子,游戏爱好者会因为公共媒体中提及了一些游戏行业的改革建议而认为会影响到行业现状,但实际上这可能仅是表达意愿或媒体制造话题,实际行业的情况受制于更多因素,如政府、技术培训、行业工资等等。我们常说某些群体容易被“带节奏”,“乌合之众”的群体效应也是元凶之一。

互联网时代的群体

在纸媒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有限,更早之前,几乎只能依靠口耳相传。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在于极大提速了信息传播,同时互联网也使得群体规模以及群体类型发生了变化,规模更大、聚集更快,同时一张屏幕连接了一个个“虚拟”的人,虚拟化的群体油然而生。

在过去纸媒时代,如新闻,是通过媒体自上而下的进行宣传散播,因此群体是作为一个跟随者的角色,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公众群体的规模、影响力都大大超越过去,甚至可以跨越媒体这一层面去传播信息,于是新闻媒体由于竞争需要,慢慢变得被迫追随公众思想倾向,否则就不会有用户,这也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官媒、自媒体等,会借用网络流行事件、用语、观点等来进行宣传。

另一个很大的区别,则是在互联网诞生前,社交、群体更偏向于“熟人”,群体的组成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甚至十分紧密的个体;而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模式——陌生人,群体的个体可能并无任何现实关联,拿微博来说,互不相识意味着“说话不用负责”,于是权力便大于了责任,加之匿名的环境里摆脱了现实中的人情世故及人际礼仪,权力的“恶意”便汹涌而来。

为什么说这些?

最近半年身边发生了一些事,多多少少和今天说的有点关系,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网络时代说话很容易,大家也喜欢就事论事,但是否任何情况下就事论事都是合理的,又或者说就事论事的“事”到底应该划分到什么程度。互联网虽然提供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但现实是信息质量降低、垃圾信息量增大,反而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我们听到的甚至看到的都无法再确信,这种情况下,只能说愿更多的人会有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带着一些人情味儿去思考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