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程序员最后都死了 说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我还活着。


快断成两截了,就像蚯蚓,不知道哪一段会代替另一个我活下去。

说得好像很严重,其实只是为了开篇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而已,好比无数青春小说中在描写悲欢离合时总要那么稍微夸~张一下。毕竟真的难过于我而言,只会让脑子宕机变得空白。

住处在四楼的我,刚刚又走到了五楼。所谓不在状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每年春节假期过完,从老家刚回来的最初几天,会活得很奋进,像个二十多岁的人儿一样,每天七点多起床,勤快了炒个蛋蒸个饭,犯懒了就一头扎进早餐铺,清晨的阳光一点儿也不晒人。而今天,6月29日星期四,起床时间为8点55分。

常说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但显然这俩没办法分那么清,于是工作的凌乱自然搅得生活也不舒服,生活有个头疼脑热后工作也不得心思。大学刚毕业那会儿自认为找到了人生主旨,也就是常说的“想要的东西”,现在想来无非一个“稳”字。三年不动窝,我如今还在福州,甚至连公司都没有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倒是实现着当年的心愿。

关于文艺这事,并非书误人,说到底还是人误自己,现在想来如果文艺的种子当年被我一脚揣进旁边的水坑里,今天我也就不用在这里长吁短叹了。文艺并非不好,文艺只是多想,文艺就是望着斑马线对面的红灯与停驻的行人也会莫名怅惘起来。偶尔会很怀念大学时候可以有大把大把时间坐在湖边望着对岸而脑袋里可以什么都不想的日子,蓝天白云绿树下的梦想几天一个样儿的换也不怕,但那时候好像光做梦了,以为时间无限长,一转身已经成了中年人。

前天和卜卜闲聊的时候,她说早在“认识”我之前,就看过我写的那点儿东西;再往前一周,她说我文笔挺好的;再往前半个月,她说挺喜欢我写的东西。

我也挺喜欢我自己写的东西,因为毕竟还有东西可写。过去写一段话会左思右想,写完了还要扣一些生僻字词贴在里面,语句太粗浅直白就不够文艺。后来有一天,就觉得何必如此,想了想,确实不必如此,从那儿以后,写文码字就又白话了。简单不喧闹,如若有情调,纵是街市路口,心还是安的。但显然,意识到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心慌了。

白天看到某个群里在讨论着关于程序员的话题,不喜欢。在外人看来,程序员薪水尚佳,但代价呢?

一周的时间有多久,过去念书时候觉得考试周无比漫长,而这周明天就是周五了,一共就只解决了一个半的问题。今天下班时人是很down的,无他,很揪心,因为脑袋掏空了也没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程序员。

不仅社会上,就连公司里也存在很明显的鄙视链,无论产品、设计、美术、运营,都瞧不起程序,我没想出来是为什么。不过最开始的时候,卜卜看见我常穿的那几件衣服时总是一脸无奈,后来被强行搭配了几身衣服,如今穿惯了,再回头看原来的衣服,也确实不咋地。大概周围人都差不多,大概脑子里都在想代码,大概每天见面最久的是自己的电脑,大概加班又加班最后只剩下自己和自己玩。

我是很想做一个文艺的程序员,一个能够文艺地生活着的程序员。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场景,望着斑马线对面的红灯与行人,文艺的一半想愣个神感个慨,而程序员的一半脑子里还在琢磨着一个小时前的为什么。

很想能够正常的下班,坐在咖啡店里和女朋友约个会。

如果文艺的一半死了,程序员的一半就能堕于活着了;如果程序员的一半死了,理之环也就碎了。这么想来还是文艺死掉的情况会好点儿。但不管哪种,文艺的程序员最后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