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才会相遇——《寂寞的频率》 偶然亦是必然,相似才会相遇,我们拥有同一波段的频率,我听得见你的低语,你探得到我的心底。纵是人来人往,我一抬头,却只看见你,注目你,记住你。

偶然亦是必然,相似才会相遇,我们拥有同一波段的频率,我听得见你的低语,你探得到我的心底。纵是人来人往,我一抬头,却只看见你,注目你,记住你。


彼时,即将升入大二的我坐在湖畔垂柳下读着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只有你听到Calling You》,书皮虽有点褶皱,但扉页却是崭新如初的。略微单薄的厚度刚好陪了我一个下午,淡淡的看完,没催生出什么杂七杂八的感想来,只是合上书的刹那,忽然觉得文字里飘荡着的那抹对现世和未来的彷徨、期待与思考都像极了那个时间点上的自己。

时隔四年,我才知道那是乙一的手笔,也难怪,我看书多半不大关心作者,许久后恍然曾经读过的书是谁谁谁写的也不是一两次了。而这次念起乙一的红线,另一头牵着的则是要说的这本《寂寞的频率》。

我爱看书,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拾起过书本。去年的时候,身边有个爱看书的姑娘,有次帮她买了很多书,私下看了看简介,发现多半也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不过也没和她说就是了,只是在心底有一种亲切感。后来我一个人的时候,挑了一两本来看,也就是这一两本,把当掉多年的习惯又赎了回来。


《寂寞的频率》我看得比较快,前两个晚上分别读了一个故事,第三晚忍耐不住便把后两个故事都读了下去。我不精于对写作文法评头论足,只能从心而论这四个故事带给我的感受,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同一个故事的解读也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预报·希望明天好天气》和《失去的世界》是让我动容的,《小偷抓住的手》是场颇尴尬又幸运的意外,《胶卷中的少女》形式更为新颖,前半段渲染的悬疑气氛以及对“老师”这一身份的设疑似是要展开一场推理与解密,而转过街角抵达故事的终点,却发现等待着自己的是令人惋惜心疼的温馨,比起粉切黑,这种黑转粉的写法让人眼前一亮。

《未来预报》讲的是一位自称会“预言”的同学不经意脱口而出的“你们两个以后会结婚哦!”这句话,在年幼的“我”的心中击荡起涟漪,从此心生芥蒂,心中虽然至始至终不忘女孩,却和她渐行渐远。直到许多年后的一天,两个人在医院的花园里偶遇,女孩安慰了处在人生低谷的男孩,两个人一起欣赏着如诗画般美丽的晴空。不久,女孩去世了,后来男孩从女孩的母亲那儿得知,女孩也一直关注着他,在她不多的时光里,听与他有关的事情成了她最开心的事,而医院的那次“邂逅”,也了却了女孩的心愿。故事中两个人都是寂寞的,却也都不曾被“寂寞”过。而故事最后的那句话,惹得眼眶有些润湿,“在这个世界上,哪怕只有一个人,毕竟还是有个人想着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小偷抓住的手》则把故事放到了某天的下午,工作上缺乏开发资金的我想到了住在旅店的姑姑的手提包,于是挑准了姑姑外出的时机,准备从外墙凿洞然后伸手进去偷钱,而意外的是我记错了房间的位置,误打误撞凿开了隔壁房间的墙,而伸手进去摸手提包的时候却意外的抓到了女孩的手。两个人就在彼此牵制的情况下,从最初的紧张惊恐,慢慢地互相透露起了心事,而这次意外,不仅改变了墙外的“我”,也影响了墙内的女孩。多年后,在一场明星握手会上,“我”见到了她。

《胶卷中的少女》就如前面所言,在写作手法上是特别的,将一个温馨又略带遗憾的故事以悬疑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使用单一视角叙述的形式,乍一看都是主角一个人话唠般的自说自话,连“老师”这一角色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举止都透过主角“我”的口表达出来。最后,在将“老师”的“罪犯”可能性烘托到最高点的时候,乙一却意外的宣布,“老师”竟是胶卷中死去少女的眷恋之人。

《失去的世界》是触到泪点的作品,尽管四篇故事各具精彩,但如果非要四择一,我想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失去的世界》。婚后的丈夫和妻子,随着日子的推移,两个人矛盾迭生,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丈夫虽然精神是清醒的,却不再看得见、不再听得到、不再说得出,就连身体也只剩下右手到手肘的一部分还有知觉,而面对这如同死去一般活着的丈夫,妻子却并未离去,反而守在他的身边。其间,妻子在丈夫的手心写字,以及在丈夫的手臂上弹奏钢琴曲的场景,令人感动到无以言表。但生活终归要继续,丈夫不想因为自己而困住妻子,而任何事情都做不了的他却不知该如何告诉妻子自己的心愿,直到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我说不出最后的结局究竟是好是坏,甚至也不愿意去想故事后面的故事,乙一拿捏的分寸恰好,所以故事就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就好。

还没离家的时候,我很黏着母亲,虽然偶尔恶语相向,但转过头便心生愧疚,这大概是母子间的羁绊,再怎么争吵也转身便忘。之所以提到母亲,也是想起以前的一些小事,有时周末在家,躺在床上看电视,母亲收拾完了屋子也坐了过来,不知是何时养成的习惯,她坐在我身边就会不由自主的把我胳膊拉过去,左捏捏右捏捏,或者靠过来扒拉我头发,就像是习惯了手里有个抱枕一样,父亲还开玩笑说,“就像是母猴子总给小猴子梳毛儿一样”。印象最深的是高二的寒假,断断续续发烧了将近一个月,病恹恹躺在被子里的我,母亲每隔一会儿就过来问问怎么样了,没事的时候就坐我身边给我捏捏胳膊和手指,那时对于母亲的抚摸一点儿也不反感,相反倒希望时时刻刻都能够这样,因为这一来我就能够确定母亲一直在家,一直在我身边。《失去的世界》读到一半,我忽然想起了这些,如今我离家了,一走几千公里。


当不短不长的四篇故事读完,寂寞的频率俨然不再是寂寞那么简单,寂寞不过是我们宣泄的一种方式,我们因为相思而寂寞,因为眷恋而寂寞,因为失意而寂寞,因为成全而寂寞,我们各自揣着心事,散播着不同的频率,虽都叫寂寞,但我和你相遇,是因着我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