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里最闪烁的感动——《青春之旅》 闪烁的青春

一起被捉到过的游戏,一起避过雨的神社,一起约定好的祭典......然后毫无征兆的消失


......


“也是呢,你讨厌男生,以前开始就讨厌,虽然现在看起来也一样。”


那时,因为不耐烦而随口说出的话,被不经意出现的洸听到,然后,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洸。“嗯,讨厌,从以前开始就是,但是...”我转过头,“只有田中不一样。”我一直都想这么说,想这么告诉洸。


 “诶...怎么回事,这样啊。”他抬起手臂遮住了脸,就像曾经的洸一样,连害羞的动作都一样。“嗯,我也一样,”他这么说,“我...那时...也喜欢你”,他这么说了。


就算毫无征兆的消失,就算已经不再用田中这个姓氏,就算已经相隔了好几年,但,像最快活的那段时光一样,能够回去。我心中这样想到。


“不过,已经回不去了呢,因为已经和那时候不一样了,无论是我还是你。那些,都只不过是过去的事情了。”


大概,这话的意思是让我忘掉那一切吧。眼眶里的泪不断的打着转。


“别哭啦...烦死了,笨蛋。”


“嘤”,他走过我身旁的时候敲了我的脑袋。


但是...虽然他嘴上说着冷酷绝情的话语,脸上却带着一丝落寞的表情...我有种这样的感觉。


......


 


回去,还是向前。


若抛开原作漫画而单独审视这部作为七月季番的动画,便会发现其实在不长的十二集篇幅中所讲述的故事核心并非主角的恋爱,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洸在初一时与双叶相遇,尽管两人不在一个班级,但年少的爱恋就在青涩得有些笨拙的日常中一点点发芽。然后直到一次偶然,双叶因为不耐烦洸的同学的缠问,而说出了“男生什么的,果然最讨厌了”这样的话,恰巧这时洸从教室里走出来,双叶的话让洸怔了下,而后什么也没有说的转身离开了,而这也是双叶最后一次见到洸。两人早先在一次躲雨时约定好暑假一起去逛祭奠,而约定的那天洸到最后也没有出现。转眼新学期开始,双叶从洸的同学那里听说洸在暑假时转学了,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消失,连同那刚刚萌芽的初恋。


洸因为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而搬到了长崎,在那里念完了初中。而洸的母亲则在不久便因为肺癌住院,尽管洸想瞒着母亲,但意识到自己状况的母亲偷偷给洸的哥哥通了电话,让他今后照顾好洸。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而又无能为力的母亲,洸的内心感到无助与痛苦,而那时从母亲病房望见的夕阳成为了洸不愿再想起的回忆。洸在与哥哥道别时曾被哥哥嘱咐道“妈妈就拜托你了”,而再次在电话中听到哥哥的声音时,洸因为没有照顾好妈妈而痛哭不止,认为自己对不起哥哥的嘱托。从此,洸不再一心的学习,而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由于母亲去世,又搬回了父亲那里。同一时期,双叶因为可爱漂亮,在初中时被女生排挤,到最后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害怕再次被女生孤立(据说女生就要一起恋爱一起失恋一起结婚,不然就会被排挤→ →),而在升上高中后故意不在意打扮,故意午饭吃很多,故意大大咧咧。于是,相别三年的两人在高一平常的某天再次相遇。


少女漫所固有的共同点是巧合与情怀,主角总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巧合而产生误会然后兜兜圈圈历尽波折破镜重圆,而至于情怀,自然是勾勒出足够诱发少女春心的场景、对白以及故事。但如何让巧合不狗血、情怀不腻歪就是一部少女漫成功的关键。我认为《闪烁的青春》是成功的,而未来必然会有的第二季不出意外是不会超过第一季的,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闪烁的青春》讲了一个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故事,或者说在它即将出现颠簸时戛然而止。作为漫画党我深刻了解后续故事的波折,而动画停止的地方再恰当不过,尽管我依然盼望第二季的制作决定。


亲情,爱情,与友情,单独讲述其一或是唯独缺少其一的作品都是失败的。作品源自生活,即便是过于美好与梦幻的少女漫仍然需要在普遍认知的常识中展开,所以问题已经不在于是否需要有着三元素,而是如何组织三元素。在剧情分配上,作为少女漫的适用人群自然是爱情为先,亲情与友情做助攻。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少女漫中,友情大多体现在配角对主角恋情的助攻,而亲情则多数是主角家庭的矛盾到和谐,但总的来看,两种比例都少得可怜,特别是当少女漫随着剧情发展而必然会出现的男二与小三(只是单纯第三者的意思)登场时,整部作品便只剩爱情而没有佯攻的亲情与友情了。《闪烁的青春》好就好在把三元素平衡好了,或者说至少在已动画化的部分把握好了。


在亲情方面,洸离开的原因便是父母离异,不久母亲去世,洸再次回到父亲身边,但故事并没有写洸与父亲的事情,而是洸与洸的哥哥阳一。阳一是洸以及双叶所在高中的教师,洸因为母亲去世的事情而觉得对不起哥哥,而阳一则认为洸不肯原谅在母亲病重期间因为工作原因没有经常去看望母亲的自己,而这个误会直到动画的最后才由双叶解开。另一方面,洸因为自己在母亲得病前一直只顾学习而没有多陪陪母亲、没有照顾好母亲而自责,认为什么都不再重要,做什么都回不到过去,而自己也不会被原谅。当然最后也是由双叶解开了洸的心结,这样洸之于母亲作为主线,洸之于哥哥阳一作为辅线,亲情部分便在整整十二集中确立了足够的戏份。特别是双叶重逢洸,对于洸的感情中很大一部分是想了解洸这几年的经历,想走进洸的内心,因此亲情线同时又起到了促进爱情线的作用。


在爱情方面,开篇洸与双叶初中时代的回忆部分太过少女,水彩化的画风与类似《邻座》与《好想告诉你》的人设牢牢地锁定了一票少女漫粉,并且本作在音乐方面也是十分出色,插曲的I will姑且作为这个夏天最感动的曲目也不为过,而活泼阳光的片头曲与温暖祥和的片尾曲也让这部动画在耳朵上满足了许多观众。作为女主的双叶自不必说,而作为女配的悠里与修子同样有自己的故事,悠里甚至在前期还是双叶的“情敌”,同样男配的小凑也是喜欢着修子,这样的设置使得剧情更均衡,因为花全部笔墨在主角二人身上会造成故事的单一,太用力就会难以擦掉痕迹,所以在前期发展中平衡各个人物自己的故事既能可持续发展又能多吸引观众,毕竟不是人人都爱主角型。双叶从一开始重逢洸,到发现洸经历了许多事,然后想要帮助洸,一点点的打开洸内心的那扇门,尽管双叶从一开始就喜欢洸,但凡事循序渐进才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而到最后洸对双叶有所回应,从过去的禁锢中走出来开始向前,洸与双叶的预热也顺利完成。走出心理阴影或是类似的帮助相关的描写很容易令人产生共鸣,并且此时只是男女主之间的故事所以也少了党派之争。


最后在友情方面,无论是洸与小凑,还是双叶、悠里和修子,都十分符合少女漫中主角们该有的相识过程。并且因为前面在爱情线中各自都有戏份,因而作为呈现友情元素的配角们的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不会像《好想告诉你》中的配角始终都在为主角服务,而除此之外沦为路人。


至于少女漫中的男女主角色设定,其实也不需要太过复杂,只要男主不装,女主不腻就是成功的。反过来看许多少女漫一上来就是一言不发的男主或是主角光环太浓导致行为各种离谱的男主,以及太过少女的女主,一时还好,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假。近来的校园题材的少女番、恋爱番、青春番都普遍的开始贴近生活,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好,台词以及故事的设置也好,让人不会觉得离谱,而是更多的会不由得回忆起自己曾经身边的人或事,而这也是市场的选择,观众对于太过想象化的故事已经逐渐审美疲劳,即使少女漫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于现实不满而产生的,但仍旧希望看到更加立体真实饱满的情节。同样节奏方面依旧如此,《好想告诉你》如果放到今年可能依旧会热,但不会有当初那么火,太过缓慢的情节在当年就被吐槽标题应该改为“好想急死你”,何况是如今,文化消费更偏向速食,能够安下心来等你个十几集然后又什么都跟没发生一样似的观众真的不多。《闪烁的青春》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剧情节奏都更好的符合当下的喜好,而剧情上又不存在硬伤,或者说在动画已播出的部分,无论是双叶的感情、洸的重新向前、洸与父亲哥哥的和好、修子悠里小凑的故事,都足够感人。如果当我看完这部动漫的时候有人立刻抱着我哭,大概我也会跟着立刻哭出来。


《闪烁的青春》在已完结的第一季的动画中完好的诠释了标题中的“青春”两字,这也是很大的有别于其他同时代少女漫的一点,因此看完的感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男女主身上,而是一群人的故事,一群人的青春。同样,《闪烁的青春》也回答了开头说到的那个问题,“回去,还是向前”。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停止转动,而我们总是固执的以为只要自己不走出去,世界就还是原来的样子,其实停下的只有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我们都回不到过去,而我们自说自话的不被原谅只是不敢面对现实的借口,就像最后洸问父亲,“母亲没有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一个人可以这么做吗?我一直这么想......”,父亲答道,“你们的妈妈......她啊,不是这么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啊”。


这个夏天不只是复活了少女心,也遇见了最闪烁的青春。